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55:15    次浏览
【环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。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谁?山之僧智仙也。名之者谁?太守自谓也。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若夫日出而林霏开,云归而岩穴暝,晦明变化者,山间之朝暮也。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朝而往,暮而归,四时之景不同,而乐亦无穷也。至于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,前者呼,后者应,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。酿泉为酒,泉香而酒洌;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,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,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。树林阴翳,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】 并不能清晰记得到底是中学的哪一年学到的欧阳修这篇《醉翁亭记》了,但是这个人名和这篇散文应该每个人都很熟悉。那时候这篇文章是需要全文背诵的,我自小就特别喜欢古诗文,中学时候能背几百首唐诗宋词元曲古文的,虽然现在早就没了这个功能了!汗颜! 欧阳修,字永叔号醉翁、六一居士,庐陵永丰人士。他的一生,仕途多舛,从出生到晚年,辗转居住过很多地方,我所游览的是永丰县永叔公园内的欧阳修纪念馆,这里是他的祖籍所在地,也是他一生牵挂之地。 这是一个砖木仿古建筑,里面的主建筑有宰相府,明道阁,致用阁,展示了欧阳修的生平足迹、大事记以及他的诸多真品拓本等,还有一面墙专门写出了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。 这一天,很安静,院子里几乎无人,时不时下着小雨。在这样的院子里静静的溜达或者静坐,也是一种享受。读着他的诗词语句,感受千年前的风起云涌。政坛,其实从来就不太平。 前几天在车上和几个朋友聊天,聊到脍炙人口的诗句名家,想来都是命途多舛之人。其实细细想来,任是普通人还是名家名人,但凡一帆风顺的人生永远都出不来波澜,就像大海一个道理,它既壮阔引人遐想和惧怕,不过就是风浪总是在无形无影中随时到来。人的一生若具体化,就像一汪水域,若是想风平浪静,就不要希望会有奇迹发生。直面风雨,不管起或落,其实都有所得。 在这间屋子逛时只有我一个人,我进门直接就往左边走去,那面墙上有醉翁亭记,我站的远一些,从头读到尾,慢慢后退时突然右面一个红色古装人影,当时心里着实惊了一下。转身后又暗自发笑,若是在这安安静静的屋内真的偶遇六一仙人,倒也成全了我的敬仰之情了呢。 其实我们中国人都喜欢仿古建筑,在这样的地方,心会不自觉得安静,就像若着汉服,我们的举手投足自然就会规矩得体一样。汉族文化渊源流长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参透,也有很多东西是无形但却可以深深影响我们的。 这是一幅醉翁亭的画作,读着这首散文诗,遥想那时的醉翁亭及其周边,寄情山水的一群文人雅士,喝着酒畅聊天地,抒发满与不满,总归也是乐事一桩。 【极微细色】图文版权所有,未经允许,不得转载,不得商用。